60万公民信息非法泄露,信息安全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作者:重庆商报        文章来源:重庆商报        更新时间:2013-08-12 14:16:47
关键字:

弘软科技注:本文源于华龙网-重庆商报,关于公民信息安全与隐私的问题我们曾经多少提到。作为拥有大量公民数据的企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理应有能力和责任保护好公民数据的安全不受外泄。

“60辆警车深夜带走数百人调查”追踪,8月7日晚,丰台警方出动60余辆警车、近300民警查抄位于丰台区东铁营桥旁、中北投资大厦内的“北京华夏国博国际收藏品文化交流中心”(简称“华夏国博”),带走400余人进行调查(8月8日、9日曾报道)。

昨天下午,丰台警方召开案情通报会称,“华夏国博”涉嫌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并高额销售廉价“藏品”,交易金额达上亿元。目前,公司高管张某等95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204人被行政拘留,主要嫌疑人韩某在逃。

本月10日,北京警方通报了“华夏国博”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的侦破进展。该公司是一个利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违法犯罪的特大团伙,目前299人被拘。从该公司的方庄总部,警方搜出约60余万公民个人信息。

“华夏国博”组成300人的特大犯罪团伙,利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等违法活动,令人震惊。特别是,案发后,警方搜出约60余万公民个人信息,表明己有60余万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窃取和泄露;从该团伙违法收入数以亿计可以看出,已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个人信息泄露上当受骗;如果该团伙未能被及时捣毁,将会有更多的人深受其害。因此,这起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的发生,再次拷问个人信息安全。

在我国,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法》迟迟未能付诸实施,而其他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又过于繁杂和笼统,且只限于规范侵犯个人信息造成后果的行为,震慑、打击力度不大,造成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现象泛滥成灾。比如,孩子刚出生,就有人打电话推荐奶粉、尿不湿、百日照、胎毛笔等;购的新房尚未交付,就有人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装潢;刚买了一辆新车,就有人打电话推销各类保险;亲人故世,尸骨未寒,就有人打电话提供殡葬一条龙服务……这些,都是个人信息外泄造成的。

相形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上也比较“发达”。比如,美国保护隐私权的法案早在1974年就已通过生效,隐私权的概念和理论,最初就源于美国。之后,又有《财务隐私权法》、《联邦电子通信隐私权法》、《家庭教育权利及隐私法》、《计算机对比和隐私权保护法》等不断补充进来,美国各州还制定了一些保护本州公民隐私的细化法律。

因此,在吸取发达国家“发达”经验的同时,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统一的公民信息安全保护法,通过建立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制度、侵害补偿和惩罚机制,设置监督机构等方式,为个人信息上一道“保险栓”。再者,应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和保密等问题制定详细规定。在信息采集的源头方面,对采集主体设定门槛,规定必须在事先履行核准和登记程序等。同时,实行群防群治,完善举报机制,强化惩戒措施,提高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