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弘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2年时,重庆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称机械公司)与四川成都某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数控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生产相关机械设备。数控公司向机械公司出售数控系统主板芯片中的源代码程序等并签订保密协议。到合同结束时,双方合作终止。数控公司把相关代码拿回。
然而作为机械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官某这时却打起了歪主意。通过数控公司的源代码,来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不是省下好多开发经费吗?机械公司老板联系上原来数控制公司的技术人员,许以高薪后。将技术人员挖过来,将原来的软件源码进行破解。破解后的代码烧录到自己的设备中,并进行全国范围的销售。后面该数控公司发现后,已经违规销售操作过30万元。
这起案件涉及知识产权侵权和刑事犯罪,具体是侵犯了数控公司的软件著作权。以下是该案件的主要内容和涉及的法律要点:
1、技术合作与保密协议:机械公司和数控公司之间的技术合作基于源代码程序的出售,并且双方签订了保密协议。这表明数控公司对这些源代码程序拥有合法权益,并且双方都有责任保护这些信息的机密性。
2、源代码的非法获取与复制:在合作结束后,机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官某试图通过非法手段破解数控公司的源代码程序,并进行复制和生产。这一行为违反了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也侵犯了数控公司的知识产权。
3、销售侵权产品:官某不仅复制了源代码程序,还将这些非法获取的源代码程序烧录于公司生产的机床数控产品上,并将这些侵权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这种行为进一步扩大了侵权行为的范围和损害程度。
4、法律追责:数控公司发现此侵权行为后,向相关部门举报。经过调查,该行为被认定为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对官某立案侦查。北碚区检察院的知识产权办案组适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工作。他们提出的侦查意见可能涉及如何收集证据证明著作权的权属、如何对源代码程序进行鉴定比对等方面。最终判定该机械公司向数控公司赔偿25万元经济损失。
弘软网安指出,企业在与外部合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竞争优势,做好数据防泄密工作。通过相关保密协议,保护自己的机密。通时,应该部署加密软件,把核心数据加密。避免像上述案例,研发岗位人员离职导致机密丢失。